AMD游戏主版最佳组合 MSI 970 GAMING & AMD FX-8300 <2014-12-29>

G

gogochen

Guest
AMD游戏主版最佳组合 MSI 970 GAMING & AMD FX-8300

虽然电脑市场大多是Intel的天下,但对不少人来说,AMD仍不失为性价比超高的组合,尤其是GAMING电竞产品,AMD仍占有不小的市占率,像是AM3+诉求高阶的平台,便宜就可以买到八核心的CPU及GAMING主板,可将省下的钱拿来补贴显卡或内存,规格和价位与Intel不同。

最近在电竞市场跃起的微星,在满坑满谷的GAMING主板产品中,针对AM3+平台还出了一片970 GAMING,虽然不是新产品,但在AMD GAMING产品中算是稀奇珍宝,因为AM3+就这一片。
01.jpg


970 GAMING外观承袭了MSI GAMING的血统,全雾黑PCB加上黑红相间的龙图腾散热片,但没有一颗OC Genie实体按键在板子上,对裸机超频来说不是那么便利。
02.jpg


事实上小弟蛮喜欢有鳍片设计的散热器,一般而言散热效果(面积)会比没有鳍片要来得好,只是现在许多散热器为求造型,鳍片都快消失不见。
03.jpg


既然号称GAMING主板,当然就要有”GAMING”的元素在里头。

GAMING主板的招牌一:Killer网络芯片

04.jpg


具备QoS带宽管理功能的Killer网络芯片,微星使用的是新一代E2205芯片,改良了旧产品的缺点。

05.jpg


06.jpg


Killer需要透过软件来进行带宽管理设定工作,如此一来才能优化指定的在线游戏带宽,让网络更加通行无阻,也就不容易因为网络塞车造成游戏中止了。(新版软件控制首页已改成WIN 8样式)

GAMING主板的招牌二:音效

07.jpg


08.jpg


这片主板具备了Audio Boost2设计,用料与设计上比一般主板更加讲究,像是音响级日本NCC电解电容、双耳扩驱动芯片、无氧镀金接头…等,在独立音源线路与EMI防磁盖上都做足了功课。

09.jpg


10.jpg


刚刚提到的只是硬件部分,软件方面则是具备了 Creative Sound Blaster Cinema 2,这套由THX TruStudio所演变而来的技术,改称为SBX Surround,可以在电脑音效译码的最后,再进行音效的优化与调整,让游戏或影片的音效更佳震撼。

软件设定除了常见的情境模式﹝音乐、电影、游戏、影音﹞供快速设定外,也有提供自定义方式,让使用者调整出自己喜欢的环境。

GAMING主板的招牌三:GAMING Device Port

11.jpg


大家可别小看在背部I/O区域中,最边缘的三个红色P/S 2、USB接口,透过线路的改良,这三个用来使用键盘鼠标的端口,不但具备更佳的反应信号,插拔的使用寿命也都大于一般的设计。

GAMING主板的招牌四:双PCI-E X16插槽

12.jpg


双PCI-E X16插槽,支持SLI和CrossFire双显卡技术。

GAMING主板的招牌五:BIOS

BIOS画面则是更改成MSI GAMING一贯的红龙样式,左上方则同样具备了OC Genie的傻瓜超频功能,只要启动后重开机,主板就会进行自动超频动作。

13.jpg


14.jpg


微星OC Genie的超频特点是使用盒装原厂散热器即可,不用再花钱购买其它超频散热器(当然如果使用超频专用散热器效果会更好)。另外当使用AMP内存时,也会一并对内存作超频,只是AMP内存在市场上较为罕见,买超频内存都会以XMP为优先,只是XMP的超频在AMD平台上失败率较高就是了。

测试部分

AMD方面小弟用的是去年推出AMD FX-8300处理器,这是一款TDP 95W八核心的中高阶CPU,基本频率为3.3GHz,AMD Turbo则是4.2GHz。这颗处理器市场现在较为少见,现今取而代之的则是FX-8320E,但速度略输一截。

对照组部分小弟挑的是Intel的Core i5-4430 CPU (4核心3GHz,Turbo Boost 3.2GHz、TDP 84W),主板则是搭配价格相近的Z97 PC Mate。
15.jpg


AMD平台默认的频率相关信息
16.jpg


Intel平台默认的频率相关信息
17.jpg


3DMark ~ Fire Strike ~ Graphics
18.jpg


3DMark ~ Fire Strike ~ Physics
19.jpg


Win RAR 5.1 (单位:KB/s)
20.jpg


7-ZIP 9.2 (单位:MIPS)
21.jpg


Cinebench R11.5 ~ CPU (单位:pts)
22.jpg


Lost Planet 2 ~ Test A (单位:FPS)
23.jpg


Power Consumption ~ Idle (单位:Watt)
24.jpg


Power Consumption ~ Full Loading (单位:Watt)
25.jpg


虽然这次的测试中,AMD处理器在功耗表现上还是输给了Intel平台,不过八核心的效能还是带给了AMD平台莫大的优势,尤其在MSI 970 GAMING的搭配下,整个平台在C/P值上的表现相当显着。而MSI 970 GAMING的出现,也不再让Intel GAMING主板专美于前,让AMD的使用者也能有机会拥有GAMING电竞主板,享受Killer网络所带来的顺畅快感与优质震撼的Audio Boost 2音效。

况且,MSI 970 GAMING与CPU价格相较Intel的组合便宜许多,可以让你的显卡买更高一阶的,还能越级打怪呢!
 
顶部